溫州老板“跑路”折射中國經濟深層問題
日期:2011/10/8 來源:上海玲耐特種磁力泵有限公司
溫州,這座以民營經濟揚名海內外的城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為中國經濟的焦點,前些年是關于溫州模式的討論,這一次則是瘋狂民間借貸帶來的隱憂。
伴隨頻發的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事件,溫州龐大的地下借貸市場以及潛藏其中的各種風險逐漸呈現,過程亦折射出中國經濟的某些問題和趨勢,令人警惕。
直觀而言,缺錢是借錢的第一動因。實際上,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已是老生常談。盡管各地扶持政策頻頻出臺,但大都停留在文件層面,實際操作中,因為各種各樣的門檻,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而在政府緊縮貨幣政策的當下,許多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就越發轉向民間借貸市場尋求支持。
一面是中小企業缺錢的現狀,一面是民間資本敏銳的利益追求,兩者一拍即合,這恐怕是民間借貸大行其道的現實背景。然而,隨著媒體報道的深入,外界發現,伴隨民間借貸一起瘋狂的,或許不僅僅是躁動的民間資本。
高利貸的巨大回報同樣刺激著民間資本以外的資金神經:理應與高利貸勢不兩立的銀行,也在這輪民間借貸風潮中微妙現身,這讓“可能引發中國式次貸危機”的擔憂變得強烈;而一些地方,民間借貸鏈條中,甚至不乏國有大型企業的身影——利用能更容易從銀行獲取貸款的便利,將得手的資金“巧妙”地投入民間借貸市場,獲取暴利。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民間借貸風潮,并不僅限于溫州這樣的資本之城。“家家房地產,戶戶典當行”成為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利貸、房地產行業發燒現象的寫照,江蘇貧困縣泗洪也一度因為民間借貸制造出名車云集的暴富景象。但當喧囂過去,留給鄂爾多斯的是一座乏人問津“鬼城”,留給泗洪的則是從全民放貸到全民追債的巨大落差。
此外,無論是從企業運作的常識來看(大多數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如此之高的利率,如果非要據此利率貸款進行生產,那幾乎注定要失敗),還是從中國貨幣供應量來看(中國貨幣供應的缺口,恐怕還遠沒達到動輒就把民間借貸月息拉抬到30%甚至更高的地步),這一輪民間借貸風潮都有不尋常之處——缺錢的很有可能并不是實體經濟,而是貨幣市場上出現了巨大需求。
由是觀之,這輪民間借貸風潮的興起便具有了普遍、盲目和投機的特點,而這無疑是虛擬經濟的最愛,也與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虛擬化傾向吻合。
一方面,中國經濟歷經30年高速發展之后,目前正面臨轉型調整,實體經濟的利潤率相較之前有所下降,而有了錢的中國企業及個人,也越來越秉持“以錢生錢”的觀念,對實體經濟的興趣日漸薄弱,更多轉戰回報更快、更高的資本市場,盡管更高的回報往往伴隨更高的風險。
以此次民間借貸風潮的中心溫州為例,近年來,很多富起來的溫州人并沒有繼續專注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而是更多依靠金融賺錢的方式,甚至興起了一股“炒錢”之風,從股市到樓市,從能源到古董,從金融洐生品到民間高利貸,都能輕易看到溫州資本的身影。
如果說瘋狂的民間借貸是因為經濟波動下中國緊縮政策帶來的副作用,那么對此的擔憂將是短暫的,適時的政策調整即可緩解壓力;但倘若民間借貸的興盛是由于中國投資虛擬化與投機化的更進一步,那么警鐘將不僅僅是響給那些“跑路”的溫州企業主。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