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868ag"></menu>
    <dd id="868ag"><nav id="868ag"></nav></dd>
    <xmp id="868ag"><menu id="868ag"></menu>
    <menu id="868ag"><strong id="868ag"></strong></menu>
  • <xmp id="868ag">
    <xmp id="868ag"><nav id="868ag"></nav>
    <menu id="868ag"><nav id="868ag"></nav></menu>
    <u id="868ag"><tt id="868ag"></tt></u>
  • 未來十年中國泵行業該如何發展,市場需求點在哪里?11月20日,在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泵業分會第七屆會員大會上,來自行業的300多名會員代表齊聚一堂,就行業未來的發展之路進行了集中探討。

      未來十年的泵業需求

      11月20日,泵業分會第七屆會員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隋永濱,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黃鸝,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張雨豹,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泵業分會秘書長李玉坤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泵企業會員代表300余人參加了會議,其中包括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石家莊強大泵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湖南湘電長沙水泵有限公司、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主要泵企業的代表。

      黃鸝從國家近、遠期能源形勢入手,分析了國內通用機械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黃鸝表示,國家到2020年還將新增能源需求,這給泵制造業提供了很多發展的機會。目前國內電力裝備方面的給水泵還有許多產品需要從國外進口,國內企業可以積極研發進行替代。另外,中國未來發展核電的方向不變,國內一些泵企已經開始了核級泵的研制與生產,建議新進入企業關注常規島水泵的產品開發,以及重大技術裝備的節能提效對泵的新需求。隋永濱建議泵協要組織好會員單位,努力提高行業的技術創新水平,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關注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組建節能泵的產業聯盟。

      泵業分會第六屆理事長田紅星代表第六屆理事會領導班子成員,對第六屆理事會的工作進行了總結。此次會議還選舉出泵業分會新的第七屆理事會成員名單,由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孔躍龍、石家莊強大泵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郭慶白擔任理事長,李玉坤擔任秘書長。
      自主創新初見成果

      據了解,我國水泵制造業近年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重大技術裝備成套化為目標,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點產品的研究成果,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各部門對產品的需求。2010年泵業協會重點企業實現產值355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利稅總額40億元,同比增長5%。

      “十一五”期間,我國泵業累計開發新產品數千種,實現新產品產值累計總額為498億元。2010年實現新產品產值118億元,5年平均增長16%。一些泵企在自主創新方面成效顯著。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相繼研制成功核二級泵安全殼噴淋泵、余熱排出泵、電動輔助給水泵等,并通過了國家鑒定。

      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自主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充泵,標志著我國離心泵設計制造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對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我國首臺AP1000核電站常規島給水泵機組結束了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為我國實現核電設備國產化做出了貢獻;在火電方面,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給水泵研發成功,結束了國內泵企業長期進口芯包的歷史。

      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凱文在會議上介紹,凱泉泵業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從事泵業,至今已有20余年,目前在國內已建設了5家生產基地,他們專注泵產品研發,近3年研發累計投入達到6億元,研發團隊達到幾百人。記者在凱泉上海工廠看到,他們正在建設的泵站實驗室以及重型泵生產車間的外框架已經搭建,預計明年2月竣工,投資達到1.5億元。“泵行業特點是收益較為穩定,但目前國內行業面臨的問題是研發水平較低,研發投入有限,一些市場被外資以及合資企業占領。因此這幾年凱泉泵業別的生意不做了,只在泵業上進行投入,中國的市場這么好,怎么可以拱手讓人?”林凱文輕言細語中充滿了力量。

      建立新型創新體系

      田紅星也在會議上表示,目前泵行業研發投入長期不足,水泵行業全年全部的研發費用,尚不如國外一家大企業的科研經費。因此一些國內水泵制造企業所承擔的大多是低端的加工環節,重要技術仍依賴進口。由此,田紅星呼吁行業大力開展自主創新工作,建設新型水泵自主創新體系和機制。

      他認為首先要建立創新體系。根據水泵制造業綜合規劃和區域規劃,未來要建設一批區域性主導技術和產品開發實驗室、實驗基地和產品研制中心。依托創新能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建設科技成果擴散試點,鼓勵與支持建立水泵制造技術研發中心。同時,完善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基層水泵制造技術推廣組織,明確其承擔的公益性職能,逐步建立起以國家水泵制造技術推廣組織為主導,科工教參與的多元化水泵制造技術推廣體系,健全水泵制造科技培訓體系。其次建立創新機制。完善科技經費投入與績效考評機制,建立和完善行業科技決策咨詢制度。

      與會代表還參與了《“十二五”泵行業發展規劃》的討論。未來5年,泵業發展規劃的目標是科研開發投入占水泵制造業GDP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水泵制造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推動以現代裝備制造業為核心的創新型水泵制造業的建設。行業重點攻關、技改項目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核電關鍵設備的技術研究主要是開展AP1000核主泵關鍵技術研究,二代加技術1000型核主泵關鍵技術研究,核二級、核三級泵關鍵技術研究,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用泵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核電用泵技術標準的研究。第二,石油化工關鍵設備的技術研究包括開展百萬噸PTA裝置用泵、高壓小流量泵、低溫泵、急冷水泵、急冷油泵關鍵技術研究等。第三,開展泵類產品節能機理的研究。
      規劃還列舉出攻關項目共24項,包括反應堆冷卻劑泵、AP1000核電預熱排出泵、CAP1400屏蔽電動泵等。技改項目有9項,主要包括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核泵國產化研發生產實驗基地建設項目,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三代核電、超超臨界火電,以及重型化工、礦山、冶金等重大工程關鍵泵產品研制技術改造項目,大耐泵業有限公司第三代核電及大型石化成套裝置關鍵泵設備國產化技改項目等。

     

    首頁     |      產品中心     |      技術支持     |      非標定制     |      應用領域     |      新聞資訊     |      關于家耐     |      聯系我們
    展開
    我的世界视频